6月26日,由大商所主辦的“2019中國塑料產業(yè)大會”在杭州召開。中國石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華東分公司有機化工部副經理李國棟預計,未來五年,苯乙烯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全行業(yè)盈利的時代將結束。
據李國棟介紹,從2014到2018年,國內苯乙烯產能從695萬噸增加至921萬噸,產能增幅為32.5%。表觀消費方面,2014國內表觀消費842萬噸,2018年增加260萬噸到1102萬噸,增幅為30.9%。產能與消費的增長基本一致,開工率逐年提高,2014年為67.48%,2018年提高到88.06%。
進口方面,苯乙烯進口量是逐年下降,2018年進口依存度下調到26%。具體來看,2014—2017年間,韓國貨源在國內總進口量中占比高達32—38%。2018年6月23日起,原產于韓國、臺灣地區(qū)和美國的進口苯乙烯征收反傾銷稅,稅率自 3.8%—55.7%不等。受此影響,2018年,韓國貨源占比下滑到12%,美國貨源占比下滑到4.6%。
從下游消費情況來看,主要下游行業(yè)為EPS、PS、ABS,合計客戶數(shù)量只有70家,產能主要集中在行業(yè)前五大企業(yè)。下游行業(yè)開工率除ABS外,均不高,41%—71%。
價格走勢方面,以江蘇苯乙烯市場為例,2014年價格運行區(qū)間6400—12100元/噸,2015年6600—11200元/噸,2016年7700—10900元/噸,2017年8180—12000元/噸,2018年7750—14000元/噸。CFR中國與國內苯乙烯價格走勢一致,苯乙烯與主原料純苯基本同步高度相關。
李國棟表示,縱觀近幾年苯乙烯行業(yè),多保持良好利潤空間。2018 年苯乙烯行業(yè)更是全年保持高盈利局面,尤其 5—6 月份,利潤保持在 2000—4000 元/噸。高盈利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進口、國產貨源雙雙萎縮,國內現(xiàn)貨偏緊,反傾銷及業(yè)內對外圍運行環(huán)境誤判,較長時間內華東主港庫存低位運行。第二是主要原料方面,純苯終年低位運行,乙烯一路下跌。
“未來五年,苯乙烯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全行業(yè)盈利的時代將結束。”李國棟說,隨著2019年底浙江石化120萬噸和2020年中海殼牌、中化泉州、古雷石化裝置的開車,國內供需格局將發(fā)生重大變化,進口量大幅減少。進入2020年以后,整個東北亞的苯乙烯貿易格局將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