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原油下跌影響,聚烯烴五一節(jié)后開盤首日低開。哈以和談是原油下跌的一大因素,因此剖析哈以沖突對研判聚烯烴行情仍有參考價值。
在五一假期期間,油價再度出現了大幅下跌,地緣沖突是其中的一大利空因素。哈以和談的積極進展使得市場對地緣沖突風險擴大的押注降低。
然而,在假期尾聲的周末,哈以和談卻再生變故。據央視新聞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強硬地拒絕哈馬斯提出結束加沙沖突以換取釋放人質的要求。他說,這將使哈馬斯繼續(xù)掌權并對以色列構成威脅。以色列國防部長稱,哈馬斯似乎對達成協(xié)議不感興趣,這意味著加沙拉法地區(qū)可能很快會發(fā)生重大軍事行動。
實際上,自哈以沖突爆發(fā)以來,雙方也經歷了數輪的和談,但每每在最后的周末宣布和談無結果。和之前的幾次一樣,數周的談判油價使得市場風險溢價降低,節(jié)前有不少投資者堅定地認為,節(jié)日期間哈以和談成功,油價會大幅回落。然而實際上,油價回落了,和談沒成功。
為什么哈以和談屢次夭折呢?這是因為雙方具有不可妥協(xié)的立場。
以色列考慮的可能是“斬草需除根”。自二戰(zhàn)后,英國強硬地將猶太民族安置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猶太人便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產生了不共戴天的仇恨。
在本輪的哈以談判中,哈馬斯政治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在一份聲明中說:哈馬斯仍然熱衷于達成一項全面協(xié)議,以保證以色列軍隊的撤離,并達成一項嚴肅的以色列人質交換巴勒斯坦囚犯協(xié)議。
由此來看,基于歷史、宗教和現實的訴求來看,哈以和解是一項幾乎無解的難題,而問題解決的過程可能會引發(fā)一場史無前例的人道主義災難。但這樣的結果會對中東地緣產生怎樣的沖擊是無法想象的,現實的情況是,阿拉伯民族主義有限地存在,而阿拉伯民族國家的形態(tài)已然主導了中東的政治格局,各個國家更多地從本國的利益出發(fā),這一點從中東多個主要國家仍在推動與以色列的外交關系正常化可以看出。
展望未來原油價格的走勢,哈以和談無果預計會使得油價出現反彈,然而當下原油的主導因素也在發(fā)生轉變,當下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已經切換至07合約,投資者越來越關心歐佩克是否會在下半年延續(xù)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