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建筑聯(lián)盟學院的一篇最新論文指出,未來的建筑工地上,塑料將成為建筑原料,機器人執(zhí)行施工工作。當然,這一設想的核心部分,還是3D打印技術。
這是一種流水化施工的新方法,能給設計者和建筑師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創(chuàng)造出美麗且形狀獨特的建筑。使用塑料這種輕質材料,意味著不用擔心建筑結構承重不足的問題了。
事實上,建筑聯(lián)盟學院的研究小組之前已經(jīng)設計出了數(shù)種不同的結構,作為輕質網(wǎng)狀建筑的支撐。同時,機械臂與3D打印機結合,能夠加速建筑進程。雖然機器人+塑料3D打印的概念還處于理論階段,但它卻指出了未來的方向,那就是機器人能夠建造復雜結構建筑。
目前而言,全球的住房資源整體較為欠缺,而建筑速度也不盡人意。而機器人+塑料3D打印這樣的技術組合,或許可能幫助解決這一問題。建筑行業(yè)中已經(jīng)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多數(shù)都是在機械臂上安裝打印噴頭。中國3D打印網(wǎng)之前就曾報道過,華商騰達用45天建成了400平的別墅。
雖然前景光明,增材制造技術也必然改變建筑行業(yè),但目前的困難是,距離塑料變成建筑材料,還有很遙遠的一段時間。雖然全球有大量的PET塑料瓶子,但仍然需要找到的一個廉價的回收方法。另外一個難點就是:部分材料的運輸問題,如外部支撐材料。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高級建筑學院生產(chǎn)的迷你建筑機器人,似乎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這些小型的打印機能夠一邊打印一邊爬墻上升,不需要支撐結構能。
論文還指出,未來建筑將綜合毗鄰建筑的概念,產(chǎn)生出一種有機建筑設計。這就意味著,機器人能夠從一棟建筑中取出特定結構,用來修復另一棟建筑。
全球房屋問題最終的解決之道可能是多種技術的綜合,真正實現(xiàn)在幾天內建成一座房屋。相信未來的建筑,無論是建造方法還是功能設計,都會和現(xiàn)在大不一樣。
上一篇: 汽車輕量化引潮流 工程塑料迎發(fā)展
下一篇: TPE無菌感應墊覆蓋 等離子體促傷口愈合